非農強勁,為何引發“股債雙漲”?
事件:11 月 4 日,美國公布的 10 月非農新增就業錄得 26.1 萬人,遠遠超出市場預期。
1、美國非農強勁,為何引發“股債雙漲”?數據“明強實弱”,或接近分水嶺
美國 10 月非農就業超預期背后,美股、美債等卻紛紛反彈。數據顯示,10 月非 農就業新增 26.1 萬人,高于預期的 20 萬人。10 月失業率為 3.7%,略高于預期 的 3.6%;勞動參與率為 62.2%,低于預期的 62.4%。10 月時薪環比 0.4%、同 比 4.7%,均較前值有所回落。根據過往經驗來看,10 月非農數據依然偏強,理 論上會提振緊縮預期、引發“股債雙殺”,但這次美股、美債等卻紛紛反彈。
分結構來看,“挑大梁”的服務業新增就業大幅下滑,制造業、政府新增就業反 彈。數據顯示,制造業、政府新增就業人數分別從 2.3 萬人、-0.4 萬人增加至3.2 萬人、2.8 萬人,服務業新增就業人數卻從 27.1 萬人大幅下滑至 20 萬人。進 一步來看,“挑大梁”的休閑酒店業、教育保健業、專業服務業新增就業人數, 分別從 10.7 萬人、9.1 萬人、5.2 萬人回落至 3.5 萬人、7.9 萬人、3.9 萬人。?
2、 后續展望?就業等指標釋放的“衰退”信號,對緊縮的掣肘或將逐步顯現
作為美國經濟“遮羞布”的就業市場走弱,意味著美聯儲緊縮的“底氣”越發不 足。高利率環境,仍將持續壓制地產市場及相關消費,疫情“長尾”效應對就業 市場等的制約也在逐步顯現,疊加去庫周期的開始等,共同加速經濟動能下滑。 以史為鑒,PMI 新訂單指數自年中持續跌破 50%的榮枯線,指向“衰退”窗口或 在冬春之交。伴隨著經濟動能加速墜落,美聯儲緊縮的“底氣”也將越發不足。
總結:高強度加息或步入尾聲,緊縮態度的邊際緩和將成為下一階段的焦 點。作為影響核心通脹的關鍵變量,房價、薪資增速的頂點均已出現,意味著美 聯儲上修終點利率預測的空間有限。再考慮到“緊縮”效應對經濟及通脹的影響 存在滯后性、有可能在 2023 年及以后集中加速顯現,也將反過來影響加息步伐。經過半年多的較量,美國通脹形勢雖然依然嚴重,但CPI沖高回落了,通脹進一步惡化的勢頭一定程度得到了控制。這一切,都要拜這兩手所賜。美聯儲瘋狂加息,美國進口便宜了,一定程度抑制了通脹。美國借俄烏戰爭切斷了俄歐的能源貿易,然后4倍的高價向歐洲出售石油天然氣,死命掙歐洲的錢。結果大家都看到了,歐洲通脹在半年多時間里翻倍了,美國CPI見頂回落了。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