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養老黑科技爆發,AI機器人成賽博護工?
作者 | AgeClub 徐龍捷
前言
7月26日至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在上海召開,這場全球型高新技術大會,不僅僅是展現了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更是讓我們看到了,在不遠后的未來,AI這樣的前沿技術,如何真正走進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本次展會吸引了超800家企業參展,3000多種高新產品展出,涵蓋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終端產品、60余款智能機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發”“中國首秀”的重磅新品。
這一個個數字背后,是老年人們正在加速迎來一個全新的銀發智能時代。
AI不只是冰冷的代碼與算法,而是可以理解老人,陪伴老人的全新技術,是在人文關懷下誕生的“賽博護工”。從WAIC的展廳里透露出的是,一副關于老年人未來科技養老生活的全新圖景。
PART 01
情感陪伴智能化:
技術如何走進人心
作為AI技術與機器人的具象化結合,AI陪伴機器人始終是在“智慧養老”、“科技適老”領域的重要關注方向。
在本次大會上,傳統的通信巨頭中興通訊也推出了自己的情感陪伴機器人。
中興通訊選擇的是,以AI技術+情感陪伴+寵物形態這一模式,構建陪伴型機器人“Mochi”。
中興通訊介紹稱,其類生命體的交互體驗不止于陪伴的“情感聯結”,號稱能成為“更聰明、更聽話、更懂你的情感搭子”。目前這款產品尚未正式發布,但中興在現場宣布了“Mochi 領養計劃”,招募首批深度體驗用戶。
“Mochi”看上去像是一個電子毛絨玩具,會說話的“娃娃”,但未來接入中興通訊的“AI云電腦”生態后,“Mochi”可以和家里的電視、平板、電腦聯動,比如用語音控制其他設備,或者通過云端同步數據。
中興還表示,未來會加入聲源定位、聲紋識別等功能,使得“Mochi”更貼近一個全能管家的形態。
創新企業繪話智能展出了主動式AI陪伴機器人“小白”。據介紹,“小白”能力的核心,是主動發起對話和關懷。它不僅等待用戶的指令,還會主動開啟話題,日常問候、提出健康建議、提醒備忘事項。
寵物形態的AI陪伴機器人或將成為一種趨勢。在年初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 (CES) 上,TCL發布了全球首款分體式AI陪伴機器人“Ai Me”,其也為玩偶形態,能夠提供人與機器人的情感鏈接。
AI陪伴機器人的價值不在于復雜的功能,而在于它能夠提供持續、穩定的陪伴,填補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空白。
同時,從技術上看,目前的AI陪伴產品正在從單純的語音交互向多模態情感交互轉變,通過語音識別模塊、屏幕、傳感器、云端算力等一系列設備,實現對“視覺感知+語言交流+主體動作"的整合,讓AI陪伴從"能聊天"升級為"懂情感",真正觸及了老年人的需求。
從產業角度看,情感陪伴類AI產品的市場前景廣闊,相對于更加復雜的具身智能機器人,以泛寵物形態的陪伴型機器人更容易成為傳統企業切入AI智能機器人的窗口。
PART 02
生活服務具身化:
機器人不再袖手旁觀
具身智能始終是當下AI技術應用與智能終端發展方向的關鍵命題,是AI與機器人落地的具體呈現。
隨著各項技術的不斷提高,AI模型的持續優化,在日常生活領域中的,具身智能機器人正在逐漸褪下“玻璃大炮”的外衣,真正的成為老年人生活中的智能助手。
具身智能,不僅是傳統數據模型的驅動,還賦予了機器人行動與感知的能力,通過與真實環境的互動,不斷修正自身模型和策略,簡單說,具身智能使得人形機器人獲得了與物理世界互動的能力,使其具備感知、決策和行動能力。
這種能力在真實的養老場景中,可以使得機器人不再是“傻大個”,只會袖手旁觀,它能夠最大限度的為老年人提供幫助。
在此次WAIC,也有大量的具身智能機器人涌現,或許其并非系統性的針對老年人或養老場景研究,但日常生活的智慧化依舊可以大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
四川具身科技研發的天行者2號,全身搭載55個自由度關節,在極高自由度的仿生驅動下,可以完成端一系列高難度動作,搭載多模態感知系統,支持語音指令、手勢識別、表情反饋三重交互。
該公司還計劃于今年年底推出情感交互機器人,主打老年陪護與兒童教育,支持方言對話與健康監測。
傅利葉智能新品GR-3醫用康養機器人也在本屆WAIC上實現首秀,GR-3是傅利葉首款主打交互陪伴的醫用康養機器人。
GR-3將生理監測與心理陪伴兩大核心需求融為一體,其搭載的多模態感知系統能夠精準捕捉使用者的表情變化、語音語調與肢體語言,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實現個性化的情感反饋。
并且,傅利葉智能推出的"具身智能康復港"平臺,以傅利葉一系列人形機器人為核心,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康養場景解決方案。
上海如身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齊家Q1”,是一款專為養老照護場景定制的人形機器人,既能做事、能載人,也能陪伴與守護,其雙重形態超出了一般對于人形機器人的認知。
在操作形態下,支持喂飯、翻身、遞物、語音交互等任務;而在輪椅形態中,老人可直接乘坐,支持自主導航與手動引導。
這兩種形態之間的切換,只需通過一鍵語音或觸控指令完成機器人本體的身體朝向旋轉,無需任何硬件重構,即實現從“操作者”到“承載者”的角色轉變。
宇樹科技也帶來了新推出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具備基礎的清潔、物品搬運等功能。該機器人通過內置傳感器識別家居環境,可自主規劃清潔路線,適應不同地面材質。在交互方面,它支持語音指令,并能通過簡單動作回應使用者需求,實現家庭服務的智慧化。
隨著大量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出現,機器人的智慧化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在老年人的居家環境中,可以更有效的解決老年人所面臨的一些小問題與小麻煩。
誠然,當前具身智能機器人還很難真正進入家庭,但其帶來的一種新的可能與趨勢,具身智能機器人將會將所有人的日常生活給徹底改變。
PART 03
健康管理精準化:
智慧平臺,精準干預
AI智慧養老健康平臺的搭建,展示了在科技賦能下,老年人如何才能享受智慧養老生活。
在WAIC 2025上,作為科技發布了“AI+智慧養老健康平臺”。
據介紹,“AI+智慧養老健康平臺”是一套全場景軟硬件一體化協同的解決方案:以AI 技術為核心驅動力,整合深度學習、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機器人,搭建出一個集健康監測、風險預警、智能干預、個性化服務于一體的養老平臺。
該平臺為老年人提供貼心、高效、智能的健康管理服務,助力養老機構、社區、家庭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和效率,同時深度聯動政府(G 端)、機構(B 端)、用戶(C 端),推動智慧養老產業發展,實現多方共贏。
引入AI之后,養老健康平臺能夠更精準、主動、個性化的提供養老服務。
在居家養老場景中,平臺能夠鏈接智能護理機器人及養老生態產品,建設“ 軟硬件智能監測—上門服務—健康守護 ”的閉環服務系統;
在社區養老場景里,可實時監測長者健康狀態,智能預測風險;構建醫養結合中心,聯動醫療資源精準守護老人健康;
在機構養老中,可實現兒女遠程關愛,長者健康與能力評估等功能,提供全周期照護,滿足長者多樣化需求的貼心服務,安心養老的需求。
同時,平臺還可以實現實時智能監護、智能安防巡更、服務流程監管等多項功能,實現服務全鏈路可追溯與可視化調度。
通過各項技術,尤其是在AI提供更為強大的分析、調度能力之后,精準化的健康管理模式將徹底改變傳統的養老服務模式。
過去,養老機構需要配備大量護理人員進行24小時監護,成本高且效率低。現在,AI系統可以承擔大部分日常工作,實現動態追蹤,持續監控,主觀干預,精準管理,讓護理人員將精力集中在真正需要人工干預的關鍵時刻。
作為科技CEO姚萍在大會上認為,當下養老服務中存在著“三大鴻溝”,子女和老人之間連接與陪伴的鴻溝;專業護理人員服務與效率的鴻溝;養老資源碎片化狀態下信息與技術的鴻溝。
而從本次展會展示的技術和產品可以看出,AI在養老領域的應用正在從單點突破向系統化、生態化發展。
情感陪伴、健康管理、生活服務等核心領域的技術融合,構建出了一個日趨完整的智能養老生態體系,正在不斷的填平這樣的“鴻溝”。
當然,技術的快速發展也會帶來數據隱私保護、系統可靠性、技術適老化等一系列問題,但AI技術的應用前景始終光明,關鍵是如何更好的讓技術服務于老年人,讓每一個老年人都能在AI時代生活得更加的幸福和尊嚴。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