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二季度調倉路徑曝光!增持股近九成上漲,39只漲超50%,冠軍飆逾4倍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時浩
隨著2025年二季度報告披露完畢,公募基金二季度重倉持股名單同步披露。
Wind數據顯示,在208只獲基金增持超流通股1%的個股中,近88%實現股價上漲,其中39股單季漲幅超50%。
這些牛股的崛起,既源于政策紅利與賽道景氣度的共振,更離不開企業基本面的突破性改善,機構資金對價值重估機會的精準捕捉,成為二季度市場最鮮明的主線。
39只股票單季漲超50%
Wind數據統計顯示,相比第一季度,2025年第二季度全市場共有208家上市公司獲基金公司增持超過流通股比例1%。其中,源杰科技、益方生物-U、濰柴重機3只股票在單季度基金持股比例增長超過9%,截至二季度末,基金占相關公司流通股分別達到16.90%、22.88%、24.11%。
從基金持股比例(占流通股)角度來看,第二季度基金公司持有股票份額占流通股比例最高的公司是新易盛,在第二季度增持1.04億股后,其持股比例已經達到27.80%。
這些被機構增持較多的208家企業,多數公司股價漲幅明顯。具體數據來看,183只股票第二季度實現上漲,僅有25只股票第二季度下跌,綜合上漲概率接近88%,39只股票當季漲幅超過50%。
與之對應的是,下跌股票中僅有長虹美菱、賽意信息、嘉澳環保、帝爾激光、共達電聲二季度下跌超過10%。這些跌幅較多的股票中,多因宏觀因素不確定,二季度市場對于相關企業的海外業務增長存在擔憂,而在第三季度,5家企業股價走勢均回暖,以嘉澳環保為代表,截至7月23日收盤,公司7月漲幅超過14%,已基本抹平二季度虧損。
按漲幅排序,2025年第二季度舒泰神憑借單季接近4.2倍的漲幅,成為基金公司增持的一眾企業中收益表現最佳的股票。因穩定幣概念二季度大漲228%的四方精創,同樣在基金公司加倉名單中。
然而這些機構大幅增持且當季大漲的公司,有相當一部分此前并非基金經理心頭好。舒泰神、林泰新材、有方科技、雷迪克、遠航精密、泛亞微透、慧辰股份、宏工科技等單季漲幅超過50%的企業,一季度均無機構重倉持股。
機構增持背后的邏輯
這些二季度大漲的股票之所以受到基金關注,是基本面與市場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政策導向與賽道紅利來看,遠航精密、華盛鋰電在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的高景氣背景下,其主營產品鋰電材料作為核心部件,需求快速增長;林泰新材、宏工科技、有方科技等則隨著市場對高端制造、硬科技配置需求的回升受到關注;部分此前虧損的公司,隨著產品獲批進入業績兌現期,基本面大幅改善同樣受到資金關注。
以舒泰神為例,2020-2024年,舒泰神凈虧損額分別達到1.33億元、1.37億元、1.97億元、4.00億元、1.45億元。舒泰神早前核心收入來源長期依賴兩款上市近20年的老藥——蘇肽生和舒泰清;2025年二季度,其STSP-0601附條件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并被納入優先審評程序,市場預計其國內銷售峰值可達20億元。
舒泰神基本面大幅改善吸引了眾多機構,這只第二季度漲幅超過4倍的股票,在第一季度末尚無一只基金選擇重倉,而在第二季度末,基金持股接近3300萬股,占上市公司流通股比重達到6.99%。
一眾新進基金中,儲可凡、單林二人合管的永贏醫藥創新智選混合發起當季買入597.07萬股,成為購入量最多的基金。目前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信達生物、康方生物、科倫博泰生物-B、百利天恒、百濟神州、三生制藥、舒泰神、迪哲醫藥、奧賽康、益方生物,合計占比76.04%。該基金2025年第一、第二季度分別實現32.17%、27.85%凈值上漲,截至7月22日該基金年內增長103.72%,已實現翻倍。
永贏基金方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國內自2015年藥政改革以來,創新藥企經歷了近乎十年的研發積累。當下的創新兌現,體現在國產創新藥經歷了數年研發,實現上市、進入醫保并在國內快速放量,諸如PD-1雙抗類資產、ADC 藥物等源自本土的創新藥品類,通過全球多中心臨床開發驗證了藥品的潛力,形成了研發-上市-出海的價值閉環。
從全球競爭的角度看,未來5-10年,MNC將面臨諸多重磅產品的專利懸崖,對絕大部分中國創新藥企業而言,誰能進入新藥市場空間最大的歐美醫藥工業體系,誰就能實現企業的“第二增長曲線”,隨之而來的是企業報表端“非線性增長”。
二季度被基金增持至流通股7.52%份額的有方科技,有方科技的情況與舒泰神類似。一方面,有方科技的云服務業務在近年來快速增長,已承接智慧城市項目中的存儲服務器、算力設備供應項目。此外,智能汽車的發展,進一步刺激了其業務發展。
在基金第二季度報告中,廣發科技創新、永贏數字經濟智選等21只基金新進重倉有方科技。其中廣發科技創新吳遠怡買入有方科技最多。從其披露的前十大重倉股來看,該基金第一季度主要重倉方向集中在軍工及數字經濟相關方向,同時輔以小商品城、旺能環境等防御板塊構建組合。第二季度,在維持軍工、精密加工的風格上,將其他部分配置轉向新能源車及工程制造方向。當前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江淮汽車、同力股份、廣東宏大、昂利康、杰普特、有方科技、濰柴重機、協創數據、一心堂、智明達合計占基金比重約50%。
關于將倉位調整為新能源車及其產業鏈的原因,在廣發科技創新定期報告中,吳遠怡表示,高端制造方面,依托覆蓋上游材料、中游制造與下游研發的垂直一體化能力,中國在精密加工、新能源車等重點領域實現從相對落后到全球領先的歷史性跨越;其中智能電動車等尖端產品已達到全球技術領先水平,中國也從產品進口國轉變為產品出口國。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