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營收8.3億,銀發職業教育賽道火熱,這家企業給出實戰范式!
累計服務1000萬人次,一窺銀發職業培訓的落地經驗
作者|AgeClub 呂嬈煒
前言
老齡化趨勢加速的背景下,傳統意義上的“退休”正被重新定義,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退休或準退休階段,計劃投身全新的職業生涯。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2023年調查顯示,我國60歲-69歲低齡老年人中45%有就業意愿。
另據天津市社會科學院的數據,60歲-65歲的低齡老人中有意再就業的比例為62.1%,55歲-59歲即將退休的銀發族中有意愿在退休后再就業的比例為72.7%。
面對當前銀發族龐大的再就業需求,政策端持續加碼。
今年5月,民政部等1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老年人社會參與 推動實現老有所為的指導意見》,提到創新發展老年教育,豐富老年人文化服務供給,創造適合老年人的多樣化、個性化就業崗位等。
在銀發族數量持續擴大、再就業需求不斷上升的背景下,推出專為老年人設計的職業教育平臺、課程與服務體系,推動銀發職業教育從公益導向走向市場化發展,成為當務之急。
日本一家為中高齡人士提供職業培訓和職業規劃服務的企業——JMAM日本能率協會管理中心(下文統稱JMAM),成立34年來累計服務超過1000萬用戶,截至2024年6月的上一財年合并總收入達167.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3億)。JMAM通過培訓研修、在線學習、能力評估等多種形式,為中老年提供全方位職業支持。
本文,AgeTravel將聚焦JMAM的發展沿革、業務亮點、商業模式等,挖掘其在銀發職業培訓和老年再就業賽道的成功實踐經驗,以期為國內從業者提供參考。
01
銀發再就業需求猛增,
日本企業有何解法
國內社交平臺上,“55歲本科阿姨大學殺青”的消息沖上熱點榜首位,生動演繹“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無獨有偶,不久前北京一家企業發布“銀發崗位”招聘信息,迅速收到500多份簡歷。
中老年再就業需求疊加終身學習需求,催生銀發職業教育賽道升溫。
(圖源:小紅書)
QuestMobile今年6月發布的《2025年教育求職行業洞察》顯示,教育求職行業規模持續擴張,2025年4月其規模同比增長5.1%,達到4.71億。其中教育求職APP行業用戶畫像中,46歲及以上用戶占比達18.7%,顯示出高需求。
在老齡化進程更早的日本,這一現象則更為顯著。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日本人口中65-69歲就業率為52.0%;70-74歲為34.0%;75歲以上為11.4%。
與此同時,在55-64歲群體中,近70%表示“非常想”或“較想”繼續工作,約40%的在職高齡者(65歲及以上)表示“能工作就一直工作”,顯示出較高的就業意愿。
在此背景下,如何為銀發人群提供就業咨詢及就業機會,成為日本老齡化社會所需面臨的一大課題。
隸屬于日本能率協會(JMA)的日本能率協會管理中心(JMAM),正是在日本老齡化進展加速、向超老齡化社會邁進的關鍵節點,于1991年正式成立。
JMAM旗下包含三大業務板塊:人力資源支持業務、圖書出版業務以及手賬/記事本生產業務,其中人力資源是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包含以下服務:
??線上線下課程培訓:針對不同的崗位、層級、身份,開發不同類型的培訓課程,課程種類超過100門,支持線下面授課程,同時也可以通過線上學習,且專門開發了針對高齡就業者的培訓課程。
(圖源:JMAM)
??評估:從員工招聘、培養到晉升,通過“按層級”、“按目標”的方式對能力進行可視化評估,從而定制化人才培訓方案,累計參與用戶數超過300萬人。
??函授教育:支持遠程學習以及海外用戶跨境學習,共開發約300門課程,年受眾約18萬人次。
??電子圖書館:涵蓋不同求職者和在職者所需的知識,能夠快速解決所有員工的培訓需求,相比課程培訓和函授教育成本更低。
??講座與研討會:與外部講師合作,定期舉行跨行業交流研討會,可靈活選擇線上或線下方式參加,幫助用戶提升認知、助力職業成長。
(圖源:JMAM)
??資格認證考試:完成JMAM的系列課程后,用戶可以參加綜合能力評估考試,對職業能力進行評級。
高齡在職者和銀發再就業人群一直都是JMAM課程培訓的核心用戶,企業發展理念中提到:人生百年時代即將到來,人們將從年齡的束縛中解放……那意味著,無論多少歲都擁有不斷拓展自己的可能性。
在此基礎上,為了支持高齡員工的職業發展,JMAM針對“50歲以上中高齡職員”提供專業培訓服務,從工作能力、技能提升路徑、職業規劃等維度為銀發就業人群提供支持。同時針對企業推出相關培訓項目,以幫助企業激發高齡員工的潛力,提升管理效率。
02
三大職業培訓課程,
助力銀發人群“退而不休”
如何保障銀發族基本就業需求的同時,幫助企業提升用人效率,是JMAM一直以來致力于解決的核心問題。
AgeTravel了解到,日本絕大多數企業有義務在員工65歲之前以不同形式雇傭愿意繼續工作的員工,包括引入繼續雇傭制度、取消強制退休年齡等。此外,日本政府也要求企業努力確保員工能工作到70歲,并提供各種支持措施,包括再就業援助、創業支援等。
然而,即使企業和政府都努力保障高齡員工的就業權益,對于老齡化程度嚴重的日本而言,仍然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地方。
JMAM的研究報告顯示,日本企業針對高齡員工的普遍做法是:員工一旦邁入60歲大關,工資就被統一下調。60歲至65歲期間,無論員工工作表現如何、是否創造業績,工資幾乎不變,缺乏基本的績效評價機制。
調查顯示,目前日本多數60歲以上員工雖然職位責任有所下降,但實際工作內容仍與原崗位相近。考慮到這一群體人數日益增多、以及員工多年積累的經驗與能力,繼續雇傭高齡員工負責其原本擅長的崗位本身是合理選擇。
而為了幫助銀發族能夠更好適應職場,獲得再就業過程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發揮出已有的經驗與能力,JMAM推出了多項職業培訓業務。
(圖源:JMAM)
1. 積極職業發展課程
面向50歲以上,特別是準備繼續工作至65歲左右的高齡員工推出,包含線上和線下授課兩種形式,進行2天集中研修,每班最多約20人。
課程內容包含自我理解、能力資產審視、第二職業生涯設計、工種選擇、財務規劃等,通過研究老年人職業選擇sz案例,分析未來十年就業環境的趨勢變化,幫助學員制定長短期職業藍圖。
(圖源:JMAM)
2. 進階職場提升課程
同樣面向50歲+在職人群推出,每班人數20人左右。課程內容涵蓋職業資產重估、心理準備、角色定位等。
該課程初期將圍繞老年階段常見的財務問題展開,包括養老金及退休收入的基本知識,現金流管理的要點和規劃方法等,緊接著聚焦當前社會背景下的核心問題,例如“面對人生三重負擔(工作、照護、健康)時代,如何主動應對”等,其次探討銀發群體在企業中的角色定位,并思考實現路徑與策略等,最后幫助用戶制定職業發展路徑。
3. 銀發族職場價值再發現課程
該課程面向50歲+人群推出,旨在幫助在職高齡員工重新認識企業對自己的期待和職責,審視工作內容。課程內容包括小組互動討論、梳理工作內容、工作投入度檢測等。
JMAM報告中提出,隨著日本社會高齡員工比例上升,無論是對于在職銀發族還是處于再就業階段的銀發族而言,崗位調整和職責變更都正在成為常態化。另一方面,用人企業也對50歲+員工的再成長與再定位提出更高期待。
在此基礎上,對于銀發族而言,過去積累的技能若不及時更新,很快就可能被淘汰。因此,銀發族不應再將退休后的工作看作是原來工作的延續,而要積極推動第二職業的構建,通過學習相關的職業規劃、自我認知、財務和時間管理等知識,更好適應新時代的職場需求,打造更加契合自身興趣與優勢的職業路徑,實現“退而不休”的價值再創造。
03
他山之石:
JMAM為中國企業帶來的啟發
在全球老齡化趨勢加劇的大背景下,日本作為超高齡社會的先行者,本土企業對銀發人力資源的認知和開發已進入深水區。以JMAM為代表的人力資源培訓企業,在銀發人群就業執導和培訓服務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對于同樣面臨人口結構變化挑戰的中國而言,JMAM的模式為相關企業和銀發求職者提供了值得借鑒的多重啟發:
1. 對于職業培訓機構:
從技能導向轉為綜合能力導向
由騰訊廣告、騰訊營銷洞察(TMI)等出品、AgeClub與智來時代聯合出品的《2024中老年“教育+”增長藍皮書》(下文稱《藍皮書》)顯示,中老年對于職業技能類課程的需求呈上漲趨勢,需求變化幅度最大,達到7.5%。
(圖源:《藍皮書》)
在此背景下,目前國內面向中老年人群的職業教育停留在單一的課程或技能授課,缺乏系統的職場再就業支持服務。與之相對應的,JMAM的培訓邏輯更加強調從自我認知到職業定位和規劃。
與此同時,JMAM的項目強調“培訓+咨詢+追蹤”的全流程體系,對于國內相關的職業培訓機構而言,若能建立起相應的咨詢服務能力,鏈接獵頭、招聘平臺及企業客戶資源,將顯著延長服務鏈條、提升客戶生命周期價值。
此外,JMAM還與日本厚生勞動省、地方政府以及企業合作承接項目,具備較強的政策與市場雙重連接能力。對于國內的培訓機構而言,緊跟政策導向,加強與用人單位合作,或將成為下一階段的重要發力點。
2. 對于用人企業:
銀發人才不是負擔,而是資源池
值得關注的是,JMAM特別重視高齡群體的職業發展與再就業支持。在日本,越來越多50歲以上的員工面臨職業生涯后期出現的一系列挑戰。
JMAM順應這一趨勢,開發了針對中高齡職場人士的第二職業規劃課程,涵蓋自我認知、職業設計、財務管理、時間管理等內容,幫助他們主動構建退而不休的職業路徑。
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3.1億,占總人口的22%。一方面,龐大的銀發群體蘊藏著豐富的經驗與專業能力;另一方面,許多傳統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仍存在隱性歧視現象,未能有效利用這部分人力資源。
JMAM的經驗表明,銀發族并非企業的負擔,而是具備潛力的第二增長引擎,關鍵因素在于給予合理的培訓機制與轉型支持,銀發員工完全可以在崗位上發揮余熱,為企業持續貢獻。例如,日本許多企業通過JMAM設計的復合型職業路徑工具,引導年長員工從業務線向人才培養線或管理支持線平穩過渡。
3. 對銀發求職者:
從被動就業走向主動重塑,拓寬求職路徑
JMAM強調,員工自身也應主動為職業轉型負責。
過去一些銀發求職者將再就業視為打發時間的手段,盡管對于部分中老年而言這一心態無可厚非,但在實際求職過程中容易導致職業目標模糊、期望落差大。
而JMAM的理念中強調“第二職業構建”,鼓勵個人將中老年階段視為全新發展周期,提升職業責任感與主動性。
在JMAM的課程中,涵蓋職業認知、情緒調節、數字能力提升等模塊,不僅提供培訓,還通過定制輔導、崗位推薦、跟蹤指導形成閉環服務。對于國內有意向進行再就業的銀發群體而言,主動對接專業化的職業培訓平臺和中介服務,有助于擺脫信息壁壘、減少求職試錯成本。
結語
正如JMAM在企業slogan中所提倡的:“Enjoy Your Growth(享受成長)”,無論什么年齡段,都有持續學習、持續成長的可能。中老年人群并非社會負擔,而是穩定且經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職業培訓機構、用人企業與銀發群體三方若能在理念上達成共識,將在人口老齡化時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才可持續發展。
在此基礎上,以銀發群體為核心的人力資源開發,有望成為下一個十年值得重投的戰略方向。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