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的“鐵飯碗”?養老專業:我同意你報考!
解鎖“永不失業”的秘密
作者 | AgeClub 韓蕾
前言
隨著2025年高考成績陸續發布,數百萬考生家庭正面臨人生重要抉擇——志愿填報。
尤為特殊的是,近年來,教育部持續推動學科專業優化調整,一方面部分高校關停撤銷了公共事業管理、市場營銷、廣播電視編導等就業率連續走低的“夕陽專業”;另一方面又新增了多個本科專業,其中“老年醫學與健康”等養老相關專業位列前茅。
AgeClub將系統分析養老產業相關專業的報考價值、院校選擇、職業前景,幫助考生在專業選擇的關鍵時刻做出參考。
PART 01
為什么選擇養老相關專業?
1. 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
截至2024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億大關,占全國總人口的22%。賽迪顧問發布的《2025年中國銀發經濟發展研究報告》預計,到2030年,中國銀發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
2. 專業人才存在巨大缺口
媒體報道顯示,我國對養老護理員的需求規模在600萬名以上,但目前從業人員僅有50多萬名。這種僧少粥多的局面直接帶來了近乎100%的就業率。
據媒體報道,2024年,山東女子學院養老服務管理專業64名畢業生接到了400多個就業邀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同專業的33名畢業生,則面對30余家養老機構提供的120余個崗位。
3. 國家重視養老人才培養
從政策層面看,國家高度重視養老人才培養。教育部在答復政協委員提案時明確表示,鼓勵有條件的高校按有關程序申請開設老年服務管理專業。
各地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激勵措施,如浙江省嘉興市對本科及大中專畢業生入職養老機構的,分別給予5萬元、4萬元、3萬元的入職獎勵。對定向培養的全日制學生,每學年發放10個月的生活補助費。對直接從事養老服務的護理員,由財政出資分別給予每人每月200元-1200元不等的特殊崗位津貼。
PART 02
各層次核心專業解析
目前,我國養老專業教育已形成中職、高職、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完整體系,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院校培養定位各具特色。
1. 本科層次專業
根據教育部2025年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AgeClub搜索發現,與養老相關的專業主要集中在:老年學、老年醫學與健康、養老服務管理3個主要專業上。
學制一般都為四年,畢業授予的學位也不相同,主要為法學學士和管理學學士學位。
養老服務管理專業已成為發展最快的新興專業之一。截至2024年,全國已有30所本科院校開設了養老相關專業。
當然,根據學校學科優勢,即使是同樣的專業,在教學側重上也有所不同。
譬如南京中醫藥大學養老服務與管理學院,老年社會學系副主任習婉鈺告訴AgeClub,該校為就讀的學生開設了中醫學概論、中醫養生學等特色課程,部分就讀的學生還會去合作的中醫院進行見習。
教育部在2025年新增設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顯然是針對人口老齡化加劇帶來的康復護理、老年健康管理剛需,以及慢性病防治、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新興領域的人才培養缺口所作出的積極響應。
目前首批獲準布點這一本科專業的高校包括南昌大學、寧夏醫科大學、昆明醫科大學,其中南昌大學還是“211工程”建設院校之一,可見國家對于解決老年健康、醫學康復及護理等社會問題的重視和關切。
對于希望獲得法學學位的學生,可以選擇天津理工大學、湖南女子學院等高校開設的老年學專業,這些院校在老齡政策與社會老年學研究方面具有明顯特色。
2. 高職專科院校
目前,教育部在《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中設置了養老相關專業等10余個,僅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2025年開辦學校都超過500所。
圖源:圓夢小燈塔網站
除了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外,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也受到熱捧,掌上高考搜索指數居高不下。
圖源:圓夢小燈塔網站
另根據最新消息,北京、河北、黑龍江、江蘇、浙江、江西、山東、廣東、廣西、四川等10個省(區、市)已作為“醫養照護與管理”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重點省份,相關地區的考生可以重點關注。
到2025年底,原則上每個重點省份新增1個醫養照護與管理專業布點;到2027年底,原則上每個重點省份累計新增不少于3個醫養照護與管理專業布點,帶動全國醫養照護與管理專業建設水平整體提高。
3. 碩博后續深造
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一流大學已設立老年學相關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專業,使老年學科體系趨于完善。
前文提到的,南京中醫藥大學就創設了中醫藥養老服務與管理交叉學科碩博點,并在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點下設置養老管理研究方向。
同樣順應市場和就業需求修改的,還有保險學和法學。例如廣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李亞青接受采訪時表示,學院順應人口老齡化趨勢,在原有保險學基礎上,將人才培養方向細化為養老金融。該方向以“精保險、熟規則、專養老”為特色,著力培養復合型養老金融人才。
部分高校雖然未開設養老服務本科專業,但在公共管理、社會學、醫學等學科下設有養老相關研究方向,為養老產業培養高層次研究型人才和政策制定者。
PART 03
職業發展路徑:從一線護理到高端管理
養老產業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新興領域,提供了多元化、多層次的職業發展通道。
1. 職業起點:一線護理崗位
養老護理員主要負責老年人的日常照料、生活護理和康復護理,雖然工作較為辛苦,但卻是了解老年群體真實需求的寶貴機會。
在職業發展初期,畢業生可通過培訓和實踐積累經驗,逐步提升護理技能和服務水平,獲得更高級別的職業認證。隨著經驗積累,一線護理人員可晉升為護理組長或護理主管。
圖源:Boss直聘
值得注意的是,一線服務崗位的薪資水平存在較大地區差異,中西部部分城市剛入職的養老護理員月薪可能在4000元左右,而東部發達地區特別是私立高端養老機構的薪資則更具吸引力,月工資可達近1萬元。
2. 職業晉升:機構管理崗位
養老機構運營管理者負責養老機構的全面運營,包括服務質量控制、人員培訓、市場營銷等方面。
從一線服務到中層管理通常需要3~5年的經驗積累,而從中層到高層管理如院長助理、副院長、院長等職位,則需要更豐富的行業閱歷和管理能力。
3. 特色發展路徑:專業技術崗位
老年社會工作者運用專業的社會工作方法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詢、社會支持、家庭關系協調等服務,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養老產業研究員則專注于研究養老產業的發展趨勢、市場需求和政策法規,為養老產業的發展提供專業支持。
圖源:Boss直聘
這些崗位對專業知識和研究能力要求較高,通常需要本科及以上學歷,并且可能需要金融學、社會學等跨行業的相關知識儲備。
4. 創業機會層出不窮
養老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市場細分領域眾多,為有創業意愿的畢業生提供了豐富機會。
從老年用品設計銷售、智能化居家養老解決方案,到旅居養老、文化養老等新型服務模式,創新空間廣闊。
“90后開養老院當起了院長”的案例已不鮮見,這些年輕創業者將互聯網思維和現代管理理念引入傳統養老行業,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商業模式。
5. 可選路徑:跨行業發展
保險機構中專門為老年人提供保險服務的崗位、地產公司養老社區運營部門、醫療健康企業的老年健康管理業務等,都需要具備養老專業知識的跨界人才。
特別是在智能化養老產品研發和銷售領域,具有工科背景又了解老年人需求的復合型人才極為稀缺。
養老專業畢業生還可選擇考取公務員或事業單位編制,在民政、衛健委等政府部門從事老齡政策制定和實施工作。
結語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專業選擇不可盲目跟風,建議報考之前和校方加強溝通,了解所報學校和專業的真實情況。
因為,在這個老齡化加速的時代,選擇養老專業不僅是一個職業決策,更是一種社會責任的選擇。
正如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主任孫曉冬所言,“進養老機構的,近六成是失能老人,且這一比例還將增加。”只有真正具備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的從業者,才能在這個行業獲得長期發展,實現職業價值。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